2010.07.28杭州日報】今天 你進入“微”生活了嗎?(提SHOW)
2010.07.28杭州日報】今天 你進入“微”生活了嗎?(提SHOW)
140個字,能書寫出什麼?
在一個叫做“微博”的世界里,它向你呈現是一個轟轟烈烈的大時代中,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小時代。
“殺傷力最強的輿論載體。”中國社科院在2009年12月出版的《社會藍皮書》中,定義微博。
百度百科認為微博客(MicroBlog)是基於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、傳播以及獲取平台,用戶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,並實現即時分享。”
微調查、微互動、微生活、微健康、微公益……我們就像是這個星球上細小的微生物,越來越多的“微”,充斥著身邊的角角落落。
年輕人將這種微生活稱為“織圍脖”。
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菩提,每一個圍脖,都開出了異常美麗的小世界。
名人來了
這是我們的“素顏”生活
某一天,韓寒在微博上喊了一聲“喂”,不到幾個小時,萬余粉絲給出了回應。
就在昨天,剛開微博的台灣藝人羅志祥,一句“等待認證中”,粉絲立增6萬人。
這就是名人效應。
當你發現可以跟潘石屹談論房價,可以跟蔡康永探討戀愛,或者與美食家蔡瀾分享紅燒肉秘籍的時候,緯度被這樣打破了,面紗被撕破了。
於是,芸芸大眾看到了名人的另一面:素顏、中午吃的牛排、打的游戲……
名人們同樣發現了這里的宣傳價值。
不需要通過新聞發布會,不需經過經紀人的嘴巴,不需要時政記者、房產記者、娛樂記者,甚至不需要精心打扮收拾到牙齒,粉絲們就會默默地聚攏,品味名人們真實的人生。
大嘴姚晨是很成功的案例,她在140字狹小空間里走紅的速度快如火箭。
她的微博涉獵廣泛,立場直率,不做作,不管是生活瑣事、家長里短,還是涉及“社會不公”或“民眾疾苦”話題,傳遞積極向上的快樂情緒。
想知道,姚晨多少粉?
答案很驚人——220萬余人。
公務員來了
信息越公開政府越可愛
開設微博公開觀點和工作進展,外國人很早就開始了。
世界各地20多位國家首腦,都在推特上“織圍脖”,比如美國總統奧巴馬。
他人氣最旺,追隨者目前高達400多萬人。緊隨其后的是英國前任首相布朗,雖然其微博在他下台后便停止使用,但他在任時的追隨者人數就達174萬之多。
這樣的微生活,掛出的不僅僅是私生活,更是一種民意的上情下達。
國內,官員開微博也屢見不鮮。
“公務員並不像公眾通常認為的那樣呆板,我們的生活也不乏樂趣。我沒什麼好隱瞞的:月薪5000元,有私宅一套,夏利車一輛,車牌號雲A005WH,自費去成都看環球小姐選美大賽……”
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伍皓在個人微博“伍皓同學”中透露。
他的微博很受歡迎,有“粉絲”8萬人。
被譽為“廳長博主”的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,因“民生博客”受熱捧;江西省南豐縣委書記傅清等,通過網絡問政方式拉近官民關系。
博友認為,官員們這些做法是“明白‘信息越公開,政府越可愛’之道”。
新周刊來了
平面媒體嗅到一絲朝陽氣息
像很多中年媒體人一樣,向來號稱“新銳”媒體的《新周刊》執行總編封新城在去年9月以前,不泡BBS,不寫博客,不用QQ,MSN用了幾天也廢了,可他極其敏銳地在新浪網開了微博。
在他看來,一場微革命正在發生,這種革命改變了傳媒的生態,尤其是平面媒體。
2010年1月15日,《新周刊》第315期封面以大字標題《微革命——從推特到新浪微博》推出了“微革命”的概念。
“觀點供應商、視覺開發商、資訊整合商、傳媒運營商”,這是新周刊微博預想的目標。
“新周刊曾經經曆過一段網上的沉寂。網站死了,BBS也死了。微博讓《新周刊》複活。我們只是用常規的做法:講述體,就重新獲得了生機。有時一條帖子,能獲得上萬的轉發量。”封新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。
直接的效果,首先是雜志發行量大增;另外,《新周刊》的品牌價值實現了核裂變,有著意想不到的增長。
與此相類似的,還有由名人洪晃推出的《ilook》,以及時尚雜志《ELLE》主編小雪強推的《ELLE》官方微博,各色各樣的平媒開始“微”,它們在這里嗅到了一絲“夕陽產業”中苦苦找尋的朝陽氣息。
不過,封新城坦言,目前,平媒在微博上的盈利模式,他也還沒有找到。
“微博控”來了
吃飯上廁所睜開眼閉上眼 朝朝暮暮“織圍脖”
每一天,什麼事最重要。
對於章小寶來說,睜開眼,一定要看一看手機。
作為從最早一批接觸並接受微博的國人,他使用了一切能接觸到微波的手段——手機綁定、MSN綁定、開心網綁定……生活中任何一切可以接觸到網絡的工具,統統微了。
他自嘲自己是“IT民工”,很忙。
坐著躺著走著,連上廁所,手上都在不停地刷新頁面,並同時記錄著自己的生活碎片。
遇個小車禍,手機拍了張圖片傳到微博,微一下。
“今天食堂的小炒肉味道不錯”,微一下。
哪怕是跟對面同事聊感情,也要微一下。
如果有一天那個小小的屏幕不見了,恐怕是最坐立不安的事了。
小章們被稱為“微博控”!
那個虛擬的空間里搭建的小世界,帶給他們無窮的樂趣。
“愛圍脖沒有什麼理由,或許你可以不感興趣,但你沒法忽視它的存在。因為它具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,你不得不為自己占個座。”小章的2239篇微博讓他收獲了天南地北千余名好友。
碎碎念來了
對著這個空間 “馬甲們”釋放著自己的情緒
最近微博上流行一個段子——文藝女青年的四條出路:拉拉、后媽、孤寡、出家。
段子挺好玩,也道出了圍脖青年們的另一種生活——傾訴。
白領小湯是一“剩女”,30歲,未婚,無男友,月入5000元,租房在朝暉一帶。
微博對於她,是一個傾訴地,更是一個“心靈垃圾場”。
“相當於,這就是一個樹洞。”形象地說,就是當她有個不可告人的秘密,會跑到深山里,找棵樹,在樹上挖個洞,將秘密告訴那個洞,再用泥土封起來,這秘密就永遠沒有人知道。
“而微博就是一個私人日記,里面全是關於生活的小情緒,一些人生囈語,當然是穿馬甲,被‘人肉’就糟了。”她說。
>>>新聞背景
圍脖是這樣織起來的
2006年,美國人開始使用twitter,它是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。
2007年,中國大陸第一個提供微型博客服務的類似網站,叫做“飯否”。
2009年8月。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正式推出“新浪微博”內測版,成為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,隨后搜狐、網易、騰訊等幾大門戶網站紛紛開出微博。
短短幾年,微博正式進入中文上網主流人群的視野,年輕人開始以織圍脖為傲。
新闻来源:http://gov-hzrb.hangzhou.com.cn/system/2010/07/27/010827139.shtml
在一個叫做“微博”的世界里,它向你呈現是一個轟轟烈烈的大時代中,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小時代。
“殺傷力最強的輿論載體。”中國社科院在2009年12月出版的《社會藍皮書》中,定義微博。
百度百科認為微博客(MicroBlog)是基於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、傳播以及獲取平台,用戶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,並實現即時分享。”
微調查、微互動、微生活、微健康、微公益……我們就像是這個星球上細小的微生物,越來越多的“微”,充斥著身邊的角角落落。
年輕人將這種微生活稱為“織圍脖”。
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菩提,每一個圍脖,都開出了異常美麗的小世界。
名人來了
這是我們的“素顏”生活
某一天,韓寒在微博上喊了一聲“喂”,不到幾個小時,萬余粉絲給出了回應。
就在昨天,剛開微博的台灣藝人羅志祥,一句“等待認證中”,粉絲立增6萬人。
這就是名人效應。
當你發現可以跟潘石屹談論房價,可以跟蔡康永探討戀愛,或者與美食家蔡瀾分享紅燒肉秘籍的時候,緯度被這樣打破了,面紗被撕破了。
於是,芸芸大眾看到了名人的另一面:素顏、中午吃的牛排、打的游戲……
名人們同樣發現了這里的宣傳價值。
不需要通過新聞發布會,不需經過經紀人的嘴巴,不需要時政記者、房產記者、娛樂記者,甚至不需要精心打扮收拾到牙齒,粉絲們就會默默地聚攏,品味名人們真實的人生。
大嘴姚晨是很成功的案例,她在140字狹小空間里走紅的速度快如火箭。
她的微博涉獵廣泛,立場直率,不做作,不管是生活瑣事、家長里短,還是涉及“社會不公”或“民眾疾苦”話題,傳遞積極向上的快樂情緒。
想知道,姚晨多少粉?
答案很驚人——220萬余人。
公務員來了
信息越公開政府越可愛
開設微博公開觀點和工作進展,外國人很早就開始了。
世界各地20多位國家首腦,都在推特上“織圍脖”,比如美國總統奧巴馬。
他人氣最旺,追隨者目前高達400多萬人。緊隨其后的是英國前任首相布朗,雖然其微博在他下台后便停止使用,但他在任時的追隨者人數就達174萬之多。
這樣的微生活,掛出的不僅僅是私生活,更是一種民意的上情下達。
國內,官員開微博也屢見不鮮。
“公務員並不像公眾通常認為的那樣呆板,我們的生活也不乏樂趣。我沒什麼好隱瞞的:月薪5000元,有私宅一套,夏利車一輛,車牌號雲A005WH,自費去成都看環球小姐選美大賽……”
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伍皓在個人微博“伍皓同學”中透露。
他的微博很受歡迎,有“粉絲”8萬人。
被譽為“廳長博主”的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,因“民生博客”受熱捧;江西省南豐縣委書記傅清等,通過網絡問政方式拉近官民關系。
博友認為,官員們這些做法是“明白‘信息越公開,政府越可愛’之道”。
新周刊來了
平面媒體嗅到一絲朝陽氣息
像很多中年媒體人一樣,向來號稱“新銳”媒體的《新周刊》執行總編封新城在去年9月以前,不泡BBS,不寫博客,不用QQ,MSN用了幾天也廢了,可他極其敏銳地在新浪網開了微博。
在他看來,一場微革命正在發生,這種革命改變了傳媒的生態,尤其是平面媒體。
2010年1月15日,《新周刊》第315期封面以大字標題《微革命——從推特到新浪微博》推出了“微革命”的概念。
“觀點供應商、視覺開發商、資訊整合商、傳媒運營商”,這是新周刊微博預想的目標。
“新周刊曾經經曆過一段網上的沉寂。網站死了,BBS也死了。微博讓《新周刊》複活。我們只是用常規的做法:講述體,就重新獲得了生機。有時一條帖子,能獲得上萬的轉發量。”封新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。
直接的效果,首先是雜志發行量大增;另外,《新周刊》的品牌價值實現了核裂變,有著意想不到的增長。
與此相類似的,還有由名人洪晃推出的《ilook》,以及時尚雜志《ELLE》主編小雪強推的《ELLE》官方微博,各色各樣的平媒開始“微”,它們在這里嗅到了一絲“夕陽產業”中苦苦找尋的朝陽氣息。
不過,封新城坦言,目前,平媒在微博上的盈利模式,他也還沒有找到。
“微博控”來了
吃飯上廁所睜開眼閉上眼 朝朝暮暮“織圍脖”
每一天,什麼事最重要。
對於章小寶來說,睜開眼,一定要看一看手機。
作為從最早一批接觸並接受微博的國人,他使用了一切能接觸到微波的手段——手機綁定、MSN綁定、開心網綁定……生活中任何一切可以接觸到網絡的工具,統統微了。
他自嘲自己是“IT民工”,很忙。
坐著躺著走著,連上廁所,手上都在不停地刷新頁面,並同時記錄著自己的生活碎片。
遇個小車禍,手機拍了張圖片傳到微博,微一下。
“今天食堂的小炒肉味道不錯”,微一下。
哪怕是跟對面同事聊感情,也要微一下。
如果有一天那個小小的屏幕不見了,恐怕是最坐立不安的事了。
小章們被稱為“微博控”!
那個虛擬的空間里搭建的小世界,帶給他們無窮的樂趣。
“愛圍脖沒有什麼理由,或許你可以不感興趣,但你沒法忽視它的存在。因為它具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,你不得不為自己占個座。”小章的2239篇微博讓他收獲了天南地北千余名好友。
碎碎念來了
對著這個空間 “馬甲們”釋放著自己的情緒
最近微博上流行一個段子——文藝女青年的四條出路:拉拉、后媽、孤寡、出家。
段子挺好玩,也道出了圍脖青年們的另一種生活——傾訴。
白領小湯是一“剩女”,30歲,未婚,無男友,月入5000元,租房在朝暉一帶。
微博對於她,是一個傾訴地,更是一個“心靈垃圾場”。
“相當於,這就是一個樹洞。”形象地說,就是當她有個不可告人的秘密,會跑到深山里,找棵樹,在樹上挖個洞,將秘密告訴那個洞,再用泥土封起來,這秘密就永遠沒有人知道。
“而微博就是一個私人日記,里面全是關於生活的小情緒,一些人生囈語,當然是穿馬甲,被‘人肉’就糟了。”她說。
>>>新聞背景
圍脖是這樣織起來的
2006年,美國人開始使用twitter,它是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。
2007年,中國大陸第一個提供微型博客服務的類似網站,叫做“飯否”。
2009年8月。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正式推出“新浪微博”內測版,成為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,隨后搜狐、網易、騰訊等幾大門戶網站紛紛開出微博。
短短幾年,微博正式進入中文上網主流人群的視野,年輕人開始以織圍脖為傲。
新闻来源:http://gov-hzrb.hangzhou.com.cn/system/2010/07/27/010827139.shtml
這個論壇的權限:
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